●池州市博物馆
池州市博物馆位于贵池区池阳路229号,分别陈列展示“历史文物”(包括史前文明、青铜文化、陶瓷文化、钱币文化等)、“非遗文化”(包括地表文物集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与池州等)、“儒学文化”和“佛教文化”等。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杏花村总体规划面积55.3平方公里,空间结构为“二路三水四区”,突出展示盛唐诗酒、山水农耕、传统民俗和江南村落“四大文化”,建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市井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国家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池州上海小三线纪念馆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在皖南和浙西山区建设的基地时称上海“小三线”。池州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位于池州市“小三线”文化园内,展馆由原港区厂房建筑改建,设计人员通过艺术化手法进行内容塑造,将“小三线”的建设历史和精神内涵具象化、形象化,增强了展馆的艺术氛围。
●东至县周氏家风馆
周氏家族的百年家风,从清代周馥开始,绵延五代、跨越百年,群星荟萃、光耀史册,一直传承至今,2016年11月被中央纪委以《六世书香•百年家风》,树立为全国家风文化之典范。
●东至县袁家山
袁家山学馆始建于明代。周馥和许世英曾在袁家山学馆就学。近年来,元潘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袁家山学馆”深度融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青阳腔博物馆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目前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阳县陵阳古镇
陵阳镇在青阳县南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途径陵阳时,留下了“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赞美诗句。自古即为江南重镇和山区土特产集散地,是徽商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
●青阳县天下粮仓
“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位于青阳县陵阳镇,占地面积约为18亩,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氏宗祠和的五座老粮仓改造而成,重点突出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展示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