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池州市委党校(池州行政学院)坚持以学聚力、以学促干,强化党建赋能,突出党建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搭建多元平台,在深学上下功夫。市委党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每月邀请中青年教师聚焦学习主题讲学习、谈体会、悟心得,以讲促学,达到理论学习有实效、教学能力有提升“双成效”。充分整合校(院)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党校公开课”品牌,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党的最新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等进行宣讲、解读,持续推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聚焦建党百年等关键时间节点,举办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理论研讨会,突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主题,为教职工搭建“以赛促研、赛研结合、提升素质”交流平台。聚焦青年群体,针对性举办青年读书分享会,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研讨、共同成长”的向上奋进氛围在青年教职工中蔚然成风。延展学习链条,针对初入职青年教师教学放不开手脚等共性问题靶向开方,将校(院)党性教育馆、市内现场教学点作为提升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活教材”“练兵场”,形成“学党史—练解说—提能力—促教学”闭环提升,让青年教师在一次次解说打磨中进行“不断电”提升。
突出实际实效,在细研上下功夫。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引导鼓励全体教职工用好“三支笔”,写好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决策咨询三类成果。开展职工调研月活动,组建20个调研小组,紧贴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发挥“传帮带”作用,以“骨干带成员”“老带新”等形式整合科研力量,持续推出一批高质量科研咨政成果,提升教职工整体科研“硬实力”。充分发挥学员“两带来”主题班会、学员讲堂等交流载体作用,延伸问题发现、研究“触角”,直面学员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参加培训最希望解决的理论及现实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交流研讨、现场调研等方式,研究问题的成因、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达到以教促学、学教相长、共生多赢的实际效果。深入挖掘本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采取社会化招标方式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与池州佛教商业化问题治理》《池州市历史文化研究》《贯彻新发展理念,池州市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典范》《池州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大战略》4个教学专题,结合市情实际,拓展研究维度,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聚焦中心大局,在实做上下功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用情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25名科级以上干部对峡川村39户脱贫户进行“一帮一”定点帮扶,支持帮扶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选派3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干事作风实的党员干部担任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定点帮扶贵池区牌楼镇竹溪村,让青年党员教师直插一线实地锻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墩苗”“壮骨”,破解青年教师队伍“先天不足”“倒挂”等难题。服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与社区共建等方面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筑牢传播“大宣讲”主阵地,抓住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召开等重大节点,安排骨干教师在主流媒体发声亮相,切实发挥校(院)思想引领阵地作用。发挥党校办学、师资优势,开展“百堂党史进基层”活动,动员全体教师深入机关、镇街、社区、企业进行宣讲,力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机关党委 杜文娟)